近期,跨境电商领域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一位跨境卖家的英国商标遭到恶意抢注,抢注方随后启动了亚马逊透明计划,导致该卖家在美国站的商品无法发货。这一事件为众多跨境卖家敲响了警钟,凸显了品牌出海过程中商标保护的重要性。
一、亚马逊透明计划的“跨站锁喉”效应
亚马逊透明计划的核心是为商品赋予唯一标识码,实现全程追踪和严格验证,以防止假货流通和未经授权的跟卖行为。然而,该计划的跨站点保护机制和品牌识别逻辑却在此次事件中引发了连锁危机。由于亚马逊系统会将相同的品牌名默认为同一品牌,并不区分注册站点,因此当英国站的抢注者开启透明计划后,系统认为美国站的相关商品也应受约束,导致美国站的商品无法正常发货。
二、应对策略
面对此类情况,卖家可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更改品牌:对于尚未被注册透明计划的ASIN,卖家可考虑通过专业服务商更改品牌,但需权衡商品销量和利润情况。
注册其他站点商标:卖家可在日本、澳洲、欧盟等站点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成功后尝试备案到亚马逊店铺,并与透明计划经理沟通重新启用透明计划的可能性。
法律途径:若确定对方行为属于恶意抢注,商标恶意抢注卖家可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宣告对方商标无效。但需注意,此途径耗时较长且成本较高。
三、预防措施
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卖家应在品牌出海初期就做好全球商标布局规划,优先在主要市场和有潜力的市场进行商标注册,从源头上杜绝被抢注的风险。商标作为品牌的核心资产,其保护不容忽视。卖家应提高警惕,主动采取防范措施,商标恶意抢注以在激烈的跨境电商竞争中守护好自己的品牌成果。
综上所述,跨境卖家在面临商标恶意抢注和亚马逊透明计划连锁危机时,应冷静分析、迅速应对,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在品牌出海的过程中,商标保护至关重要,卖家需时刻警惕并主动出击。
了解更多“商标恶意抢注”请搜索关注广东南越商专知识产权,专业、诚信、精准、快捷是商专人的永恒追求,汇聚人才和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知识产权服务。咨询热线:020-86671805